成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成员风采

潘文群,副教授。2020年副主编“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传质分离技术》(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2008年主编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传质分离技术》(第一版),并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2015年主编“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传质分离技术》(第二版)。2004年指导学生《吸收实验装置》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选拔赛三等奖。2011年指导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主持《2,4-二氟苯乙腈合成工艺改进》获大学生实践创新立项院级课题。主持《汽车用镀膜(蓝膜)灯泡的制作》获201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课题。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担任本教材副主编,具体负责项目一、二、三配套数字资源脚本设计。



 张启蒙,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中共党员,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化工操作工-理论基础》,参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开发》、省级重点教材《传质分离技术》、院级重点教材《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化工原理》中英文双语教材等。主持完成2014年常州市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微课教学的高职化工实训设备微视频开发”、2010年院级科研课题“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泰妥拉唑绿色合成工艺研究”。主持2018年企业横向“靶向抗肿瘤新药AL8326片剂加工工艺研发、自动化制粒压片设备研制及片剂工艺验证”、“抗肿瘤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原料药的研发、中试放大及产业化”等课题研究。参与的“大面积纳米模板的制备技术及工业化”获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2019年省“挑战杯”三等奖,2020年省“挑战杯”创业计划银奖。担任本教材参编,主要负责本教材项目二萃取操作与控制内容编写。


姚培,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党员,2018年获评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学术带头人;2020年获评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十三五”高校重点教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传热应用技术》(第三版)副主编;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传质分离技术》,8万字;主持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化工传热过程与控制》已上线,主持院级重点教材2部;获得院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微课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EISCI论文7篇,核心以上论文6篇,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市级项目多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担任本教材参编,主要负责本教材项目三吸收操作与控制内容编写。



 李树白,博士研究生,教授,民革党员。2016年省教育厅“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2014年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考核优秀),2016年主持江苏省教科研成果三等奖。201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参编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传质分离技术》,8万字;参与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化工传热过程与控制》已上线,主持院级重点教材2部;获得院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微课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2014年以来,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获得学校科研基金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1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1项)、中英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课题资助(2项)、常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企业横向课题资助(10项)。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明专利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类)三等奖各1项。担任本教材参编,主要负责本教材项目四膜分离操作与控制内容编写。


 陆敏,教授,无党派人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8 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基于用户导向、建用一体的化工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省教育厅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05主编《化学制药工艺与反应器》(第一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2010.122014.11主编《化学制药工艺与反应器》(第二版)、(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038-20209月参编《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第一版到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其中第二版2011年获得国家精品教材奖励,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获省级精品课程,本人排名第二;2014年教育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反应器操作与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第二主持,通过教育部验收;2019年6月主持教育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反应器操作与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库更新维护工作。承担过的科研项目:主持完成企业横向科研项目3项;联合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1项。担任本教材参编,主要负责本教材项目五吸附操作与控制内容编写。


 杨怡,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党员。2021.09主编《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南大出版社;2014.09参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主编校本教材2本:《普通化学》(双语教材)、《实用药物学》。曾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江苏“百佳”优秀职教论文一等奖,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数字化教学作品大赛三等奖,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专业与食品类专业教师教师教学竞赛说课二等奖等;曾指导学生获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主持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1项,江苏省教改课题1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1篇,省级期刊多担任本教材参编,主要负责项目五吸附操作与控制数字资源编写。


 丁晓斌,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中共党员,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工业大学第三批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技技术研究所理事;江苏省净水设备制造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特种分离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特种分离膜产业技术联盟委员会委员;中国膜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秘书长。曾主持和参加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专利实施计划项目等项目共计 26 项,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化工学报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 篇,主持完成 4 件软件著作权、1件国家标准和 2 件行业标准,拥有 1 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曾参与2005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应用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的编写,曾作为主讲人在第十二届青岛国际水大会和2017年中国石化行业环保技术装备高端论坛作报告。2006年工作以来,长期从事膜材料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对高性能分离膜制备技术、膜分离成套装备和工程应用技术有着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先后对气体回收膜、优先透有机物渗透汽化膜、增强型 PVDF超滤膜、陶瓷膜等规模化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化和工程化开发,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一系列专利群和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及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纳米粉体、废水及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治理等领域中,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品牌效应。申请专利 57 件,其中授权专利 36 件,PCT 专利 3 件。担任本教材参编,主要负责本教材项目四膜分离操作与控制的数字资源编写,提供丰富的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视频,力求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符合行业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