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专业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从教18年,先后担任《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分离过程与控制》等化工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累计教学时数超9000学时。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骨干成员,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学生技能竞赛金牌指导教师,化工精馏安全控制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考评员,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考评员,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师,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实操考核员,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等企业特聘专家。长期致力于化工技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担任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期间,主持了《化工单元操作》系列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获得院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各一项。创新性的建设了项目化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使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主持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应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获评校级“常工金课”。主编“十四五”江苏省规划教材、“十三五”省重点教材一本,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重点教材一本,编写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二等奖各1项。主持各级各类教改课题10余项,指导学生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毕业论文等获奖6项,本人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累计到账200余万元;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专利成果转化1项;近六年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教改论文1篇,科研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SCI论文1篇。
1、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赛项团体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201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
(3)2013年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主持人);
(4)201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教材奖)二等奖(副主编);
(5)2014年指导学生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6)2016年江苏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教学方案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科技进步奖);
(8)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大赛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9)2018年至今任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
(10)2020~202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骨干成员;
2、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20年主编“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传质分离技术》(第三版);
(2)2010年主编《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应知试题集》(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二等奖);
(3)2007年~2014年参编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4本累计50余万字,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二等奖各1项。
3、主要研究成果
(1)主持省品牌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1项;
(2)主编“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富媒体教材)1本;
(3)主持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1门;
(4)主持2018年度教育部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1项;
(5)主持2018年度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1项;
(6)主持校级“常工金课”1门;
(7)参与江苏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1项;
(8)参与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
(9)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3项;
(10)主持企业横向课题累计到账200余万元;
(11)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专利成果转化1项;
(12)近六年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教改论文1篇,科研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SCI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