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朱春娟
一年一度的省演讲大赛又悄悄地落下帷幕。我院连续参加了五届,这次能取得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因为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同台竞技,加上历年的大赛积累,选手和指导老师经验越来越足,比赛对选手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导参赛经验谈不上,体会倒是有几点,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作为一名指导老师,具备一双慧眼挑选有潜质的选手至关重要。演讲比赛的语音语调是基础,语言的知识积累可以后期跟进。而一个人的发音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我带班时第一学期至少要进行三轮选拔:自我介绍,主题演讲和英语达人秀表演。从这些班级比赛活动中挑选语音语调好、表达能力强、整体形象好的选手,锁定目标后,还要循循善诱,逐步培养他对英语的兴趣,苦练语言基本功。
二、强烈的责任心是必胜的基础。可能老师的水平不高,但是只要你的责任心强,积极进取,也照样能把学生带好。除了平时刻苦训练,每次带队学生参赛,我都坚持师生一起到比赛现场观摩,哪怕自己的选手被淘汰了,不能参加决赛,也坚持看到最后,绝不放过每一次进步的机会。对于比赛成绩好的学校,主动上前交流取经。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我们很多的差距不足,才能全力以赴,积极应对下一届比赛。
三、通力合作是比赛的外部条件。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学院各个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教研室团队的努力分不开的。今年外语教研室成立竞赛团队,由我和汪名玖老师一起带队,集训时学生也都在一起,既有合作也有比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殷俊同学一人进决赛的那个夜晚,师生五人临时把宾馆房间当成了集训室,大家挑了几个主题一起探讨如何即兴演讲,所有人一起准备素材,陪练到深夜。所以这次成绩也要归功于大家通力协作,归功于刻苦训练的参赛选手。
四、调整好选手心态,轻装上阵是取得胜利的必备要素。面对强大的对手,客观上讲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平时更加要严格要求,每一个音,每一个手势和眼神都训练到位。最后当三人身着深色西装,目光炯炯,自信满满地站在老师面前时,那压力早已变成了动力。赛前调整好他们的心态,适当放松。我把当评委时其他选手的紧张表现讲给他们听,有说有笑中,悄悄完成了从老师到生活助理心理医生的角色转换。最后选手们比赛时不怯场,不慌张,头脑清晰,有条不紊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五、一点遗憾。 这次赵殷俊同学复赛时定题演讲全省前三,最后决赛时由于即兴演讲平时训练少,发挥不佳,只获得二等奖,对我们的打击和震撼也是巨大的。但是这次经验教训必将成为我们的动力,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