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之“五型”设计
日期:2020-06-17 00:00:00  发布人:8000000325  浏览量:1104

马成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15期

型者,铸器之法也。在“双高计划”中确立“学习型、服务型、交互型、研究型、质量型”(以下简称“五型”)建设目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顶层设计,是“双高计划”学校理想形态的一种描绘和勾勒,也是推进双高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一、“学习型”发展:打造高职“创新板”


双高建设既是一个实践活动,也是一个理论探索,重在寻求“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之道、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培养之道、学校科学治理之道和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之道等,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师生员工和学校发展目标愿景融为一体


    目标愿景是双高建设规划的核心。实现师生员工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是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关键。“双高计划”建设周期纵跨五年之久,横联校内外诸多要素,须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促进师生员工与学校共成长。


    牢固确立“学生第一”核心理念。这是“五型”目标的灵魂所在。一个成熟的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是确立学生为本的价值观,落实学生中心地位,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服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只有把学生培养好了,学校才有发展的价值与空间;只有学生发展了,才有教师的发展。


    坚持全校“一盘棋”重塑目标体系。“五型”是学校双高建设的总目标,由此演绎出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课程教学、产教融合、教师专业发展等子目标,贯穿其中的是以师生员工为关注焦点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着眼的是未来学校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各类目标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匹配、有机衔接,由“五型”总目标决定并演绎出的各项子目标都是其合乎逻辑的分解和延伸。


    着力打造学校“命运共同体”。“五型”目标是理念与实践的统一体,具有统领性、牵引力和驱动力。把“五型”施工图变成现实,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确立“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它既是满足广大师生员工成长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具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信念共同体”。学校未来的“五型”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而要把“或然”变成“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共同的信念,需要全体师生员工正位凝命、同频共振。



   (二)共同学习和变革能力持续强劲


    双高建设构建了一个新的学习场域,面对“群组院”“院办校”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等新业态带来的新问题,行动者需要获取新的信息并形成独到的见解,清晰地界定问题的性质,寻求解决的方略。身处同一场域的每个个体,都会产生认知的冲突。这种冲突有的来自个体本身知识、能力、经验的局限,也有的来自个体之间角色、观念、利益的差异。在问题面前,需要在共同学习中分享问题与情境、困惑与思路,弥合冲突与矛盾。


    共同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是增强组织变革能力。变革的主要途径:一是推进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采取项目制、大部制、首席制或主持人制等,促进信息沟通、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二是确立以效能和责任为导向的价值准则,探索股份、委托、补助、出售、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促进专业组织与市场对接。三是培育以名师工作室等为载体的柔性组织,实现自身与社会组织的有机融合;促进学校职能部门与相关专业及其教育活动结合,赋予其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内涵。四是引进行业协会“驻”校,加强校内外专业组织的沟通与联系;派遣专业教师轮流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研修,开展师徒培训、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信息咨询等,打造校企合作专业团队。五是将学校教科研组织改造为自律的“专家组织”,鼓励每一个系部及其教师与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在行业或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知识技术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力迸发


    知识、技术和文化创新是大学的固有属性,也是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坚持“创”的方向不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走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之路始终如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始终如一;坚持“创”的勇气不丢,在教学成果奖、师生技能大赛等“单打冠军”上不断突破,在育人成效、教学资源、服务贡献等“全能冠军”上争先进位;坚持“创”的本领不少,打破习惯思维,跳出经验定势,以创新驱动内涵建设。


    强化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既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斯宾塞之问”,又要回答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阿普尔之问”;既要加强技术理论知识的再生产,还要加强技术实践知识的再生产;既要解决知识结构化的问题,更要解决知识情境化、条件化的问题。技术创新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不断创新学校的治理体系、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


    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着力加强学校“正、匠、融、安、家”等“五文化”建设,面向师生开展“五文化”金句征集评选活动,不断丰富和涵养学校“一训三风”;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系列活动,形成各具学校特点、专业特质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环境;着力培育广大教师“包容心、求知欲、自我反思、批判精神”等知识分子应有的品质。


    二、“服务型”发展:争做地方“小棉袄”


    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职业教育终身化为根本使命。要把学校办成贴身、温暖的“小棉袄”,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成果导向。为产业社会服务,着力在“融合、支撑、引领”上下功夫;为学习者服务,着力在“关怀、关心、关联”上下功夫。



    (一)区域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


    打造人才支撑体系。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小逻辑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坚实基础,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支撑,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进行专业群建设,实现与区域产业链精准对接,努力把学校变成人才培养的“摇篮”。


    打造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产业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和技术服务。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持续为企业提供“来了就能上岗”的员工或为企业培育潜在用户。加强学校与区域中小微企业间的科技紧密合作,推进教师企事业单位科技挂职,建立“教师企业工作站”,开设科技服务“110”,快速响应企业实际需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努力把学校变成科技服务的“重镇”。



    (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


    “不是终身‘教育’而是终身‘学习自由’的构想,这就是‘终身学习论’”。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从教育主体考虑,以提高适应知识和技术急剧变化的能力为旨归,谋求因应时代进步的教育制度化。按照“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目标,做强、做优专科高职,做畅、做精“3+3”“3+2”“4+0”等现代职教体系贯通项目,以“双高计划”专业群为核心,积极探索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建立健全“普职融通、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学历教育与培训融通、师资融通、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精神养成融通等横向融通的制度体系”。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从教育客体考虑,着眼于人的学习自由,使一切人获得解放。学校从面向传统的学龄人口拓展到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学习对象;针对学习者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加强基于生活和职场的学习资源开发,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自定步调学习和泛在化学习的需求,充分挖掘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者的潜能,实现“有效学习”。



    (三)师生成长环境友好


    教师成长环境友好。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为教师发展提供多元化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合机制,倒逼教师“天天向上”;各个类型和成长阶段的教师都有教育的情怀和明晰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内驱动机得到最大程度激发,始终有“照亮别人、升华自己”的获得感。


    学生成长环境友好。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四有教师”“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名师辈出;学生有信仰有追求、向善向上、成长成才;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方式多元,校企合作育人“一企一方案”“一生一课表”,实施个性化教育;党建、团建和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团队强大,贫困生和学困生得到及时的关爱和帮助;校园物理环境人性化、标准化、特色化,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浓郁。学生生理、心理、情感、道德和自我实现等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三、“交互型”发展:实行多重“混合式”


   “交互大学的典型特征是大学组织及其成员的跨国跨界流动和融合,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特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日益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日新月异,中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交互性特征更加凸显,“混合式”则是交互型的主要实现形式。



   (一)“产—学—研—用”链式互动


    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盟、与国内外领军企业联合、与产业园区和开发园区联结、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联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充分利用校内外“大国工匠”和省产业教授等高端人才资源,打造“教师—师傅”混编教学和科研团队。深化校企“两全、两强”合作模式,企业全过程参与、全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为企业提供强人才支撑、强智力服务。


    建设产教融合集成化平台。依托区域内国家级科研项目、中科院职业教育中试项目等平台,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集成化大平台。推动产教联盟(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优化联盟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投、建、用、管、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探索建设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跨学校、跨企业的“双跨”培训中心。



    (二)“人—机”赋能互联


    人工智能赋能万物万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加快接入学校的“教”“学”“管”等各个环节,为双高建设注入新动能,触发高职教育资源形态、教学形态乃至学校形态的变迁,引发学习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和学校治理方式的变革。


    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数字时代高质量教育的前提。整合、改造及开发包括学校“名课优师”、师生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多来源、多层次、多类型资源,实现高质量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云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合作模式,保证资源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建设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入的“智慧校园”,促进师生与教育内容、媒体、环境等之间的互联互通,着力提高智慧教学、科研水平及应用能力。重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跨学院、跨专业、跨行政班级的教学结构,重点打造线上与线下连通、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业态。运用大数据,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治理结构扁平化、管理决策科学化、质量评价精准化。



    (三)“本土—全球”跨境互济


    世界一流大学不可能封闭在一国一隅的小圈子里建成。加大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的力度,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制具有校本特色的国际化专业标准和双语授课专业课程;聘请外国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开展师资培训,打造中外混编教学团队;加强双语课程建设及双语教材开发。


    提高服务中国优质产能“走出去”水平。拓宽学生海外专业实习和就业通道,扩大学生海外游学规模;增加专任教师国(境)外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和在校生服务中国企业国(境)外专业实践人日数。建立海外“鲁班工坊”和实习基地等实体办学机构,为境外中资企业和当地社区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与服务。


    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积极实施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推进留学生品牌项目建设,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合作规模;组织师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物联网国际邀请赛等国际大赛;鼓励教师在境外团体或国际机构中担任专职或兼职工作。积极承办中外文化交流项目,传播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四、“研究型”发展:培育教改“种子库”


    高职院校的研究主要定位于课程与教学改革、产品与技术创新等应用性问题。双高建设为优化师生共栖的研究生态提供了“一方池塘”,“你一旦挖好池塘,大自然就会往里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一)教研教改协同共进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理念,深化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研究,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建立“专业群构建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及金课开发、集成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三教’改革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1+X证书制度的实施、师生大赛及教学成果奖研究与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教改“种子库”,促进教师从基于科层组织下的“垂直学习”走向基于跨界组织的“水平学习”;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践,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二)教学科研耦合联动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建立“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工作机制,由专业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提出问题,通过科研探究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寻求问题解决路径,科研成果反哺课堂。循环往复,促进教学与科研共生共长。


    推进教研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问题和成果为导向,加大教师科研扶持力度,提高科研成果向教改方案、教学资源和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建立学生科研导师制,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学中研、研中学”培养模式,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积分制度,切实加强学生“双创园”建设,积极培育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不断完善“双创”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机制。



    (三)研发应用高效顺畅


    夯实科技研发基础。坚持以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核心,面向高新技术产业、传统技艺传承等领域,建设技术技能积累中心、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实验室及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团队。


    促进科研成果提质增效。确立“以成果转化业绩论英雄”的理念,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技术攻关、智库咨询,建设“平台+工匠”技术转移中心,提高学校科研应用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咨询、开发和转让,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数、纵横向项目数、到账经费数以及师生发明专利数。


    构建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建设专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设立专项管理和运营基金,制订从选题到转移转化的知识产权导航制度、转化收益比例补助和分配制度,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授权轻转化”的现状,提高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五、“质量型”发展:铸就发展“小巨人”


    “小巨人”是学校内涵和实力的表征,是学校质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根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制度标准守正创新


    实化细化国家标准。确立职业教育新的质量观,把握国家职业教育标准所蕴含的价值观,促进教职员工的价值认同;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准绳,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脱胎换骨”的修订。


    优化完善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根本制度建设,提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水平;切实加强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基本制度建设,提升依法治校、依规治校水平;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习制度和新型人事制度(含绩效分配、职称评审、干部管理)等重要制度建设,提升精准管理、精益管理水平。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推进“院办校”改革,落实“江苏省地方普通高职院校‘20+1’综合考核指标”,建立成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二级学院从“人治”向“法治”、“单一”向“多元”、“强制”向“柔性”转变,发挥其在基层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办学声誉与影响。



    (二)品牌特色优势鲜明


    精心打造“金专”。“金专”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基本思路:绘制现代产业链全景图→制定市场预测预警和专业认证指标→实施专业分类管理→确定重点发展专业→构建专业群。


    以现代建筑产业为例,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时空主轴,以上、中、下游M产业生产对象与产品服务之间的关系为纽带,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产业部门、企业群体以及关键岗位加以系统梳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        市场预测预警指标包括:就业质量,含一次就业率、半年后就业率、半年后月收入涨幅比例、职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升学比例和规模以上企业比例、雇主满意度、关键能力满足度、离职率等。社会需求状况,含社会需求增长较快行业、社会需求量较大行业等。生源状况,含第一志愿、全志愿填报率,分批次分省份新生报到率及学习情况等。


    专业认证指标包括:内涵建设,含专业品牌、课程资源、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师资队伍等。创新引领,含教学成果、教学改革、科技研发等。社会影响,含师生获奖、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政府表彰等。


    采取大数据分析,对专业实行分类管理:市场需求大、专业水平高的为重点发展专业;市场需求大、专业水平低的为加快发展专业;市场需求小、专业水平高的为调整发展专业;市场需求小、专业水平低的为限制发展专业。其中,将重点发展专业列为构建专业群的龙头专业。


    专业群建设是学校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与上一轮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不同,这一轮专业群建设的根本取向为“满足需求”。以笔者所在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其组群逻辑为:“基于现代建筑产业链全景图和组群专业岗位对接度分析,以培养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所需的‘三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岗位相关、技术相近、基础相同’原则,采取岗位统整专业的方法,将工程造价(D)、物联网应用技术(E)与建筑工程技术(A)、室内艺术设计(B)、建筑工程管理(C)等专业有机整合,形成建筑设计咨询、智能建造、工程运维等3个岗位群专业。”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结构性改革,涉及院系及专业重组、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师团队重建等改革性难题,要着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整体与局部、旧轨与新轨等关系。


    精心打造“金课”。课程是双高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重点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线下金课、线上金课(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主要途径:一是采用“画龙点睛、专题嵌入、元素化合”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提高课程的德育水平;二是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三是对接现代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和“云物大智”等技术,体现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四是以专业教师为主导,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学生边缘化参与,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等贯穿专业课程;五是延展专业课程实践性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增加研究性、综合性学习。


    精心打造“金师”。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四类知识:“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知识、专业科学知识、职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双高建设的过程,是教师个体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其方式主要靠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否成为“金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直面“课堂教学”各种复杂问题情境,运用教育科学知识反思教学实践,从而成为创生教学的“反思性实践家”。从普通教师走向“金师”,要历经从道德的“牧羊人”到道德的同行者转变、从“怎么教知识”的研究到“教什么知识”的研究转变、从“教学”到教学生“做学”转变、从“授”到“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转变。



    (三)德智体美劳全面优培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产业转型升级、职业边界泛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以笔者所在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提出培养“三型”人才的定位:一是技术技能型。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职业道德和新时代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建筑工程过程性知识及必需的数学基础和理论知识;具有安全、环保、质量意识;经历必要的职场化训练等。二是复合创新型。懂设计、精施工、会预算、善管理;有运用BIM、物联网等新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独立思考、沟通合作、信息采集、自我反思能力等。三是国际视野型。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历史及文化;具有境外实习经历;获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等。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创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工作机制,促进学校育人体系各要素之间有机衔接、协同运作和共振耦合。主要措施:一是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二是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三网络”(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四讲堂”(法律、科技、人文和企业家)双创教育体系;三是开设实验实训、安全卫生、公益实践等模块的劳动教育课;四是开展“把一切空间、机会和责任交给学生”系列行动,实施学生助理制、学生讲解员制、学生安全卫生责任制;五是开展“五爱”(爱祖国、爱学校、爱师长、爱专业、爱自己)行动。


    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和特殊媒体。提高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和专业化程度,铺就“经验+反思”的成长路径,促进“新手→骨干→名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由产业教授与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化创新团队,推行首席教师制、“五课”(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教研制度以及破“五唯”职称评审制度。教材是教学的“脚手架”。一部优秀的教材是知识之“舟”、能力之“桥”、心灵洗礼之“池”。着力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二次开发能力,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教法改革的核心是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科学地处理好三种对话:与客体世界状况的对话(认知过程)、与课堂内外中他者的对话(社会过程)、与自身的对话(内省过程)。


    “双高计划”赋予高职院校打造“样板房”的时代使命。“样板房”以“五型”发展为施工蓝图,学习型是动力,服务型是使命,交互型是方式,研究型是源泉,质量型是内核。“五型”发展由“创新板”“小棉袄”“混合式”“种子库”“小巨人”有机组合,为高职院校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核发: 点击数:1104 收藏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