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耳短发,个头不高,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素色棉麻长衣,手提男士公文包。这样刚柔并济的“混搭”让记者眼前一亮,却实难把面前这位文质彬彬的女子与沉重的焊枪联系起来。但就是她,成为常州工程学院首位扛着焊枪教学的女教授,并以独特的个人魅力虏获了师生的心。她就是学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现团队负责人史维琴。
目前,身为该“品牌专业”的带头人,史维琴正带领团队创建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创建资源库不易,学生趋之若鹜地贡献一己之力更是难得。不苟言笑的教授如何收获学生“点赞”?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女汉子”教授的多重角色。
她是生产车间出身的女汉子,从教十多年坚持“坐班”
常州工程学院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自2004年开办至今,经过十多年建设,已成为江苏省示范专业,其中一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转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专业开办之初,学校从企业“挖”来了史维琴。生产车间出身的她,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焊接专业的“元老”,与另两位老师一同实现专业从无到有的进步。回想起当年那段苦并快乐着的时光,史维琴十分感慨。“那些日子几乎天天晚上12点回家,有时要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就到办公室了。”
整整12年,史维琴依然保持着这一工作作息,每晚等学生上完晚自习她才下班,次日又踏着晨光来上班了。“有课的时候上课,没课的时候都在教研室‘坐班’,后进的团队成员也被我们影响,主动‘坐班’,就像高三班主任一样。”史维琴笑着说。
她的课从来没人玩手机,就算毕业了还想听
史维琴的课上得多精彩?基本没有学生低头玩手机。正在实训的李同学这样评价史老师:“史老师讲课讲得好,而且亲自拿焊枪教学,还经常跟我们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所以同学们根本无心玩手机。”
在学生眼中,史维琴是个“细节控”。每次作业交上去后,史维琴都会仔细点评批注。翻看学生的作业本,密密麻麻都是红色笔迹。“史老师改作业很认真详细,包含很多切合实际应用的专业知识。”一位同学说。学校每学期结束,学生作业都需要上交存档。有些学生分外舍不得,纷纷提出希望复印作业留存。
史维琴的认真也影响了一大批学生。2015年,史维琴和焊接团队老师成功申请了国家职业教育焊接资源库。每当她在课堂上提出需要学生帮忙辅助做资源库,总是“有求必应”。资源库是个大工程,而且技术要求非常高,必须用动画、ppt、视频等方式教学,让普通受众看懂。因此,每完成一个步骤,史维琴就先问团队成员是否能明白。“我们通常要返工4~5次,每次史老师都会提出很细致的要求。当下虽说有点不耐烦,但做完后会很有成就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也很有帮助。”成员王同学说。
不仅在校生如此,毕业多年的学生也都与史维琴保持联系。今年恰逢2007届学生离校十周年,他们中的大多数虽已成为生产主管、项目经理、焊接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但还想趁着回校的日子再听史维琴讲一次课。
生活中她有点“洁癖”,拿打扫卫生当放松心情
即便工作占去大把时间,史维琴却没有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丈夫工作忙,儿子也在外求学,家里就她和婆婆。史维琴说,自己是个“太追求完美的人”,见不得家里乱七八槽,于是,周末在家打扫卫生成了她最大的乐趣。“一般我扫地、拖地都要两三遍,觉得还不干净索性就跪在地上擦。”有时长辈看不下去,生怕她累着,她却不以为意,“我觉得打扫可以当成调节自我的方式,看着干净整洁的家我会非常舒服。”
偶尔得空,史维琴会去附近的红梅公园散步;办公楼下的桂花树开花了,她还饶有兴致地摘几朵用来泡茶……光是生活中点滴的小确幸,就会让她很满足。 沈琳 杨曌 文摄
文章报道网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wb/html/2016-06/01/content_24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