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互联网+”卖手机 月营业额超60万(2015-12-3)
日期:2015-12-03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1567 打印本文

    本报讯 随着“互联网+”创业模式在社会的广泛普及,大学生们也成为这个创业人群中的弄潮儿。近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杨灿凭借他敏锐的眼光,白手起家,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做起了二手手机生意。如今,全国各地近百名大学生成为了他的代理,公司月营业额超60万。
  杨灿自2013年大一下学期开始创业。他的创业项目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销售二手手机——以苹果手机为主。“我发现身边很多同学、朋友更换手机特别频繁,很多淘汰换下来的手机很不错。现在一部手机的使用寿命平均可以达到3年,而学生们平均更换手机的频率只为9个月,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杨灿细心研究,寻找到了商机。由于专业和兴趣原因,杨灿比较喜欢在手机技术贴吧和论坛发帖,经常帮助网友解决技术问题,所以拥有一定的人气。杨灿做的第一笔生意,是卖了自己的一部苹果4S手机,一下挣了三四百元,这让他尝到了甜头。大一暑假,杨灿注册了他的淘宝店,把回收的苹果手机检测好以后,放在淘宝店里销售。通过贴吧和论坛的影响力,很快他就把店铺推广了出去,店铺由一开始几天卖出一部手机,到现在每天卖出几部。“我们进来的每部机子都会仔细检测,有问题的机子我们坚决不要。相比其他同类商家,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质量可以保证,而且一般商家二手手机只有一个月的保修期,我们有三个月。”
  为了让生意越做越好,今年10月,杨灿特意去了趟深圳,向在网络上结识的“业内大咖”请教,因此他也拥有了比同类商家成色更好、质量更优的货源。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找到他要做他的代理,很快杨灿的线下代理发展到了近100个,其中大多数为大学生,月成交总额冲破60多万。
  尽管创业之路看上去顺风顺水,杨灿还是经历过挫折。他说:“第一次亏本亏了两千多块钱。当时在淘宝卖出了一部5S,对方用了一个星期就说开不了机了,我们保证检测发现确实是我们的问题,一定可以退货。可是等我签收了检测时才发现,是买家自己不小心将手机浸了水,整部手机都报废了。”经过这件事,杨灿也学会了总结:“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我肯定要先验货再签收。”
  经过杨灿的努力,目前,他已经拥有一支五六个人的大学生营销团队,企业也正在注册中,微信客户端也研发得越来越好。他说:“我们专门为买家做了个名叫‘新火数码’的微信公众号,每个买了手机的客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询购买的手机是何时激活等信息。微信商城也开始卖手机,每个手机都有照片和各自的情况说明,根据成色定价,目前在微信的销量比在淘宝还要好。”
  现在,杨灿已进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准备拓展业务,瞄准了在校生分期付款买手机这个市场。在学校的帮助下,他将享受到毕业两年内房租、水电费全免的待遇。杨灿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已经买好了,就在学校旁边,以后打算留在常州继续创业。”   (沈琳)

     文章报道地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5-12/03/content_909776.htm


核发:adminroot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