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晚报》:他,性格豁达,常常说,拍照总要冒险的(2015-1-15 A14)
日期:2015-01-16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1553 打印本文

    这两天,一个4分钟的延时摄影作品《聚焦常州》在新浪微博和各本地论坛上走红:文笔塔、恐龙园、南大街、双桂坊、摩天轮、BRT、高铁站……在被压缩的时空里,这些常州市民熟知的风景瞬息万变,展现出最绚烂的色彩。看过视频,网友纷纷点赞:“感觉作者对这座城充满了爱。”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个看上去技术含量很高的作品,只用了一台相机、一个镜头拍摄而成。也许你更想不到,这部作品的主创——摄影霍达、后期杭文彬,是两个才满20岁的常州小伙儿。

  爱摄影 没事就去“扫街”

  霍达是地地道道的常州人,如今在常州大学城某高校读大三。大学学的是体育专业,可他却“不务正业”,从大一开始就迷上了摄影。“大一去西塘旅游,问亲戚借了一个单反,发现很好玩,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说,大学里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每周他起码会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到常州各处去“扫街”。

  去年5月,小霍在网上看到了周边城市的宣传片时,他萌生了给家乡也拍一段视频的想法。从去年10月开拍到今年初,历时3个多月,小霍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最后他把挑选出来的23000多张照片交给了同学杭文彬。平时不太爱说话,而且有点书生气的小杭,完成了最后的视频制作,整个视频共涵盖了常州70多个地点的110段素材。

  惊魂事 差点从楼顶摔下来

  延时摄影是以明显变化的影像再现景物缓慢变化过程的手段,因而拍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拍摄《聚焦常州》时,霍达也是蛮拼的,一拍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还常常失败。为了拍摄省常中周一升旗的一幕,他先后3次到学校去,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月,最后在视频中仅仅是一闪而过的20张照片,一秒钟。

  为了拍摄漂亮的街景,霍达选择偷偷溜到凯纳豪生酒店的天台上拍。偷偷溜进去,是因为保安考虑安全问题,是坚决不让他上去的。天台上风大,又没栏杆,霍达为了能拍得更好,还是把相机支在天台的边缘,谁知脚下的钢板老化,他一脚踩空,差点儿要摔下去。不过他说,这习惯了,拍照总会要冒险的。

  用行动 改变父母的老观念

  小霍在网上收获了一片赞誉,不过他的父母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接受儿子的爱好。“他们都是比较传统的人,高考时帮我选了体育专业,希望我将来当个体育老师。”小霍说,特别是摄影器材比较烧钱,而他不得不向父母伸手要钱时,父母总是诸多阻挠。

  去年4月,小霍的一组摄影作品《这里是三点零八分的常州》,刊登在了晚报“随手拍”的版面上,获得了读者广泛的好评。这让小霍的父母开始转变——原来儿子不是瞎胡闹,他真的有想法。“现在,他们挺支持我的。”小霍说,快毕业了,他也想找一份与摄影相关的工作。

  李荔 文 图片由霍达提供

  延时摄影(英语:Time-lapse photography):以一种较低的帧率拍下图像或者视频,然后用正常或者较快的速率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物体或者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延时摄影通常应用在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生物演变等等题材上。

  譬如花蕾的开放约需3天3夜,即72小时。每半小时拍它的一个画幅,以顺序记录开花动作的微变,共计拍摄144个画幅,再通过放映机按正常频率放映(每秒24幅),在6秒钟之内,重现3天3夜的开花过程。

    报道网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wb/html/2015-01/15/content_827932.htm

 


 

核发:adminroot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