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阶段志愿填报咨询会昨举行本报邀专家为您出谋划策
本报记者 郭靖宇
昨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常州市招办联合主办的“江苏省2014年高考第二阶段志愿填报咨询会常州分会”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本场活动作为第二阶段苏南片区质量较高、受众面广、最具权威性的高招咨询交流平台,是在我省本一本二录取结束后举办的又一场高校招生咨询会,活动当天有数千名考生和家长们顶着炎热酷暑赶到现场,与来自省内外的100多所高校招生专家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咨询。本报记者也赶到现场,邀请志愿填报专家为考生、家长出谋划策。
职校分“三大阵营” 考生可根据分数选择
在高招咨询会现场,记者看到家长很热情,考生很淡定。冲在摊位前起劲咨询的绝大多数都是家长,考生则跟在父母后面。因为分数已经知晓,心里有数了,很多家长都是有针对性地向高校咨询。“我家孩子考了267分,文科,能上吗?”、“请问你们学校就业最好的专业有哪些?”也有一些考生对即将报考的专业很有想法,一位考了272分的理科生就打算报考某校财会专业,他表示只要专业好,就业前景好,也不一定选择江浙沪地区的学校,苏北甚至外地的学校。
“其实职业学校氛围三个阵营,省会南京的一般被认为是第一阵营,分数相对较高,常州为代表的苏南片区则是第二阵营,苏中苏北为第三阵营。”在咨询会现场,一位在现场接受咨询的老师告诉记者,考生如果不想走注册入学或海外本科直通车这条路的话,就只能用距离换分数,“在南京找不到学上的孩子,去苏中苏北还是很有希望的。”
热门未必是好专业 就业率高才是“王道”
昨天,记者在咨询会现场特邀有着多年经验的高考招生专业人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徐拥军老师为考生支招。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只盯着往年录取分数很高的专业,认为分数低的专业压根不入眼,认为其冷门。徐老师解释说,其实专业都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在充分市场调研后最终制定的,每个专业都是“好”专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必需性。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容易看“花”眼,被一个个时髦的专业名称吸引,徐老师认为,这个是填报志愿时要避免的“误区”,在他看来,填志愿更要思考专业的“内容”,也就是专业到底“实在”不“实在”。
徐老师介绍说,衡量专业的“实在”程度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率。这个就业率不仅要看就业数量还要看就业质量。比如该校的化工类、机械类等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中石化、扬子石化-巴斯夫、朗盛、上海大众、宝洁等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名企经常前来招聘,有些学生毕业时一人手中同时有三四个岗位可供挑选,这些都是可以参考的选择。
填报志愿勿忘尊重考生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考生和家长在填报时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尤其是家长容易替孩子“做主”,填报志愿罔顾考生的心愿和兴趣、爱好,结果考生读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还没上学就想着怎么换专业,甚至有很多考生上大学后丧失了学习兴趣。
徐老师在此特别提醒,填报专业要思考“适合”不“适合”考生,家长尤其不能包办,要尊重考生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