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又到一年毕业时。常州高校毕业生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上大学不跟家里伸手要钱交学费,靠自己努力拼搏“搞定”每年学费和生活费,毕业时都是“证件”高手,每人手里都有游泳救生员证、游泳教练员证、健身健美教练员证、羽毛球裁判证等,并因此早早就给自己找到了“婆家”。他们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首批62名毕业生,也是常州市首届高校体育类毕业生。
名副其实的“励志”班
两个班,62名学生,有一大半学生都是自筹学费,生活费完全自理,因此获得了“励志班”的称号。
该院负责这批学生的辅导员陈瑜告诉记者,这些学生们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很强。一开始她还曾经纳闷过:秋学期开学,他们中接近一半的人打了缓交学费申请。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找学生谈心了解情况,才知道很都学生都想用自己暑假兼职的费用来交学费,而兼职费用一般要等假期结束一段时间后才能结算。原来这批学生寒假和暑假都很少歇在家,特别是暑假时间,他们很多人都顶着毒辣的大太阳在游乐园做游泳救生员、教练员等,一个假期下来,一个个都晒脱了好几层皮。
但是这般的辛苦和懂事,在已经经历过以上种种、即将踏上社会的毕业生们来看却是另外一种收获。毕业生中祁旭光回想起自己担任游泳助理教练后第一次拿到8000多元收入时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激动,觉得自己可以真正独立了。
他们的“四大法宝”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最不缺的就是运动本领。在毕业生中随便拉出一位,都能展现让人惊叹的本领:高超的羽毛球技巧、优美有力的游泳姿势和速度、力度与美学结合的健美健身动作……该系2010级学生凌云涛扳着手指头数着:羽毛球、游泳、健身、助理素质拓展就是他们这个专业的“四大法宝”,有了这“四大法宝”就不愁出路。
这些已经“法宝”在身的毕业生们,怎么也忘不了自己很不寻常的培养过程: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要上常规的理论知识课和训练课,还要在暑假额外进行密集性的训练,逐一“过堂”高空攀岩、断桥、逃生墙等项目;他们的上课老师有校内专业老师,也有校外聘请的场馆经验丰富的教练;他们的上课地点有学校里的健身房、素质训练拓展基地,也有校外大型体育场馆。该系毕业生刘士民对他们上游泳课的过程印象非常深刻:每次系里老师带着他们从学院所在的城南坐上公交车,辗转一个小时到达城北的体育教学实践基地——一家大型体育场馆,场馆里优良的设备、忙碌的工作氛围和耐心的教练让他们很有新鲜感,提前感受到不一样的体育工作环境,同学们学起来特别卖力,班级里最后有60%的同学都拿到了游泳救生员证和教练员证。
在该院体育系主任谢斌来看,这些学生特能干。作为素质拓展助理培训师,学生们每年都要协助学院对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等在内的多家学校和企业进行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完美的技能展示和现场表现赢得了不少“小粉丝”。他们还全部参与学院体育俱乐部工作,协助老师管理全院6000多名俱乐部学生的日常指导和考核,而大学校园内举行的各型大型体育赛事更是少不了这些得力帮手们的忙碌身影。
抢手的毕业生
专业好不好,学生行不行,最终看就业。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毕业时最让其他专业同学羡慕,也最让系里负责就业的老师省心。因为他们不需要制作一份简历,就全部把自己早早给推销了出去,就业对口率非常高。
这些学生如此抢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校期间就拿到了健身健美教练员证、健美操教练员证、中级按摩师证、大型场馆场地工证、游泳教练员证等等。据了解,这些学生最多拿到了4个专业资质证。几张证书在手,他们早早就被各地体育场馆“盯”上了,就是自然不成问题。(通讯员 沈琳 记者 陈瑞昌)
文章地址: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208/t20120830_50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