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周东东
在进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时,我给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其中一个就是争取参加技能大赛。为了这个目标,历经学校初选、复选,我最终和代超、黄清沛两位同学走到了一起,组建了学院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的参赛队。
虽然在报名参加大赛选手选拔时,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和家人打电话时说,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但是真的开始备赛训练后,一切比我预期想象的还要艰难。从2015年11月份至今的四个多月,我和戴超、黄清沛除了正常的上课外,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实训室成了我们的“根据地”。在其他同学尽情享受轻松的课余时间和双休日时,我们要抵制住课余、周末闲暇时光的诱惑,忍受住一遍又一遍重复做同样技能训练的枯燥、乏味和疲劳。
令我们难忘的是去年寒假,眼看着同学们拖着行李箱兴高采烈、陆陆续续地回家,我们却留在显得尤其安静的校园,过着每天早上7点前往实训室、晚上10点回宿舍的14个小时实训室生活。在那个特别的假期,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温暖的小窝,没有美味可口的饭菜,只有冰冷的实训设备,那时看着同学们晒出的各种车票照片和回家舒服生活,想着自己还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坐上归乡列车,心里滋味真不好受,特别想家。
而考验却在不断加剧,寒假中的常州接连下了两场大雪,气温一度跌至零下十几度,而宽阔高大三层楼高的实训室由于通风需要,穿堂风不时刮在脸上,渗透进棉衣中,手脚僵冷,老师特地给我们准备的油汀取暖器根本无济于事,只能偶尔靠在因为做实训而升温的残液釜旁取暖。室内精馏实训设备上的水表接连冻的爆裂,除了正常做实验,我们还必须要自己修水表、阀门、齿轮泵……那时的日子是用手指头数着过的,私下里我们也戏称要放弃、退缩。但是想到自己的目标,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相信,坚持到底,总会有收获季节。(宣传部 沈琳整理/摄影)
备训中认真的三人组
三层楼高的实训室,冬天尤其”凉快“
这是冬天实训最便捷的现场取暖器—残液釜
看,又冻裂了一个实训水表
修漏水的水管是实训之余的休闲时光
戏称”三高“(高个子、高水平、高颜值)组合的大男孩们
实训累了,”三高“组合的大男孩们喜欢说点开心事
行走在备赛路上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