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知识,镜头记录蝶变。7月中旬,检测学院“洞察通扬地区江河生态密码”实践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江苏的足迹,耗时七天完成了一场跨越南通、扬州的“绿色长征”,于行走的课堂中感受长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实践首站,团队前往南通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深入领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背后的深远意义。在与南通校友会交流时,前辈们结合自身经历,形象地讲述了沿江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为团队成员上了一堂鲜活的实践课。次日,团队来到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亲眼目睹了这里从“锈带”到“秀带”的精彩蜕变。碧水蓝天之间,一位巴西游客由衷赞叹:“这里的生态变化,实在令人惊叹!”参观南通博物苑,让团队成员沉浸于千年江海文明的历史长河,更加坚定了守护母亲河的信念与决心。
海安亚威机械公司之行,成为了洞察企业践行生态责任的一扇窗口。企业家向学子们分享了参与沿江生态修复的切身体会:“生态投入并非负担,而是锻造企业长远竞争力的基石。”公司所展示的绿色生产工艺与环境管理体系,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写下了坚实的注脚。在如东南通常佑药业的生产车间,智能化、清洁化的制药流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环保标准是如何深度融入现代工业血脉的。
行程收官于扬州。在三湾公园内,曾经饱受侵蚀的运河岸线如今已重焕生机,摇身一变成为市民共享的生态乐园;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古老运河历经的沧桑变迁与当下展现出的蓬勃生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被誉为“江淮明珠”的江都水利枢纽,这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宏大调度,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科学配置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一周的调研行程,串联起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宏伟画卷。检测学院的学子们在丈量江河的过程中感受时代脉搏,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调研笔记,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坚定信念——以青春之我,为守护一江碧水、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检测学院 孙乾/文 夏倩倩(学生记者)/摄 黄玲/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