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促进中匈两国青年文化交流,深化友好合作,我校与匈牙利埃杜图什大学联合举办“锦绣江南”青年师生代表文化交流营活动。本期中匈青年文化交流营项目经教育部“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Young Envoys Scholarship,简称YES项目)立项,来自匈牙利的13名青年师生与我校20多名大学生齐聚一堂,在为期12天的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与互动交流,增进了解,缔结友谊。
交流营以“多瑙扬子汇匠心 青年智创筑未来”为主题,由我校师生带领匈牙利同学们走进常州,步入工程,在中国体验大学生活。恰逢端午佳节,一系列兼具趣味性与深度文化意义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常州的历史文化、现代产业发展,参观非遗传承基地,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通过互动讲座、实地考察,两国青年深入探讨文化创新与传承,共同探索中匈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
中国传统节日体验 匈牙利师生们在中方伙伴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从粽叶折叠到馅料调配,亲身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我校励志龙舟队主动邀请匈牙利同学们参与日常训练,双方青年共同参与“迷你龙舟赛”,在协作中体会端午民俗的团结精神,挥桨竞渡,欢声笑语回荡在河面上,增进了彼此间的默契与友谊。
商务课程与实践 本次中匈人文交流营活动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匈方友好院校合作共建中匈“海外分校”项目落地后的重要成果。为培养国际化视野,活动特意安排了《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索中国旅游及休闲文化》等专题讲座课程。来访的商务、市场营销专业的匈牙利学生表示:“中国市场的活力与匈牙利的区位优势互补,这让我们对未来合作充满期待。”通过这些课程,匈牙利青年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商业环境,还与中国学生共同探讨了两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潜力。
历史人文与现代产业探索 通过参观常州博物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和走访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匈牙利青年深入了解了常州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发展的脉络,了解常州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中方学生则通过匈牙利同学的讲解,对欧洲历史与多瑙河文化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双方在交流中互鉴,拓宽了视野,也深化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在新能源产业高地,匈牙利青年们对满大街的绿牌车辆品牌如数家珍,前往蜂巢能源实地参观后,更是惊叹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
5月21日,匈牙利教育署办公室国家奖学金司司长达维徳内(Dávidné)女士、匈牙利埃杜图什大学布达佩斯校区负责人索尼兹娄(Szaniszló)博士、我校校长基国林、常州市外事办欧非处副处长王宇星等出席了闭营仪式。中匈双方学生合作展演了太极拳研习成果,匈方师生还特意排演了歌曲《茉莉花》。达维徳内女士表示,真正的教育合作,不是单向的技术转移,而是双向的智慧激荡。12天的朝夕相处,让青年们从“陌生人”变为“一家人”,这正是双向人文交流的意义。
未来,两校将围绕匈牙利“海外分校”项目,与走出去“中资企业”共建集教育、培训、科研、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境外办学项目,深度契合匈牙利电商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高质量的学历教育、专业的中资企员工培训、广泛的社会化服务、积极的来华留学推广、深入的科研合作以及完善的人才供给服务,加强中匈两国人文交流合作,切实贯彻“随企出海,引企出海;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理念,打造在欧洲地区及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摇篮与国际教育合作典范。 (国际合作交流处 杨瑱/文 潘昱辰 杨一 朱天溢 高忆林 张文星等(学生记者)/摄 李清/审)